当前全球石油消费50%以上用在交通领域。从笔者收集的资料看,目前全球各大机构对至204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预测大致分为保守、乐观和激进三类。预计电动车规模在1亿至6亿辆之间(考虑到当前全球电动车拥有量仅为200万辆,占全球汽车比例0.2%,上述预测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即便如此,按照电动汽车每增加1亿辆将减少石油需求140万桶/日计算,初步估计受到影响的石油消费量将在140万至840万桶之间,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1.4%至8.8%。
考虑到重型运输、海运、航空等领域的石油消费很难被电力完全取代,退一步讲,假设到2050年全球轻型车全部是电动汽车的天下,按照目前全球石油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33%、汽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比例1/4计算,届时石油消费占到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将达到24%左右(与目前天然气比例相当)。IEA在今年的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中也认为,至2050年全球交通能耗中石油占比依然占到64.8%,其中汽车消费石油占到70%左右,空运和海运消费石油占比25%。
实际上,比电动车应用更具威胁的是燃油效率的提升。《BP世界能源展望2017》预计,到2035年普通燃油车每加仑燃油的行驶里程可达50英里,远超过2015年的不到30英里,汽车燃油效率提高,将节约用油1700万桶/日。而咨询机构伯恩斯坦的预测更为大胆,他们认为,到2040年燃油效率提高,将节约用油2980万桶/日。但2015年至2040年全球潜在石油增长是4380万桶/日,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至1.036亿桶/日。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石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是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
然而,石油人也绝对不能高枕无忧。随着新能源成本的大幅降低,随着电动汽车、能效提高、共享模式等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从更长时间周期来看,我们必须承认石油“消费峰值”终将到来,人类迟早要告别石油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