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电源门户网首页 | 设本页为首页 | 产业聚集 | 搜索

汽车“充电宝”是退役电池的好出路吗?

2017年06月12日 04:29

“看到我们小区的新能源汽车业主一直有充电需求,我们特地申请了两台移动充电设备。”北京佳安世纪物业管理公司业务负责人吕庆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业公司将与普天新能源合作管理、维护设备,并会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采取有人值守与自助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普天新能源副总经理江建平强调,该公司投放的移动式充电设备,可有效解决部分社区由于电力容量有限、无固定车位等客观现实因素,充电设施难以建设的问题。同时可根据充电服务对象的不同,积极探索应急救援、高端充电服务等新的服务领域。

应用前景仍有待观察

“目前为止,普天新能源已在北京市通州、大兴、昌平、朝阳4个区投放移动充电设备120台,其中通州区100台。”牟其勇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他还表示,基于在通州区的投放运营经验,普天新能源将加快在朝阳、丰台、昌平、大兴、顺义等地的投放工作,从而有效解决社区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理论上讲,这个示范项目无论从技术还是运作层面都无懈可击。那么,该模式是否就是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一个光明方向?

“我国不同厂家、不同车型之间的电池模块差异较大,难以对电池模块进行理想化的重新分组、打包,梯次利用其实无法大规模开展。”前述长安新能源技术工程师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要实现大规模的梯次利用,要求分组的电池具备相近的电化学性能、寿命衰减等特征,目前如何准确地通过电池剩余容量、内阻等部分指标完成对报废模块的分选,存在一定技术难度。

“移动充电设备的出发点确实不错,也是一条解决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好途径,但我认为,其市场容量会受到限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道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移动充电设备局限于满足老旧小区的新能源车主充电需求,后期市场容量不会太大,难以实现规模化效应,因而其成本也很难降下来,最终实现盈利的难度较大。

此外,这位业内人士还指出,广大新能源车主普遍具有里程焦虑,移动充电设备应能量密度大、体积质量小,并且可随车携带。  


来源:中国汽车报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2/2
网站简介关于我们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中国电源门户网站 ©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京ICP备1000861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