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里屯逛街,经常自觉妆不够浓、腿不够长。缩着脖子快步前行的路上,内心默念且暗自发誓:下次出门,不潮不是人!
就是在这么个牛鬼蛇神出没的地界,却经常能看到戴姆勒旗下分时租赁品牌Car2Share的运营车辆。选在最核心的区域做据点布阵,是一个品牌最想传达的信号:在这片土地上,选择目标用户来连线、对话并复刻品牌价值。
对于戴姆勒智行(中国),对于这家运营了“Car2Share随心开”、“即行car2go”两个出行品牌的公司来说,落地运营一个处理不合适,引来的是用户体验的连锁反应。尤其是面对强运营的本土互联网市场,“入乡随俗”成为一件大事。
带着一肚子关于运营、关于成本、关于效率的问题,我们与戴姆勒智行(中国)租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冰聊了聊。
最潮的出行服务运营商
出行领域的入场玩家越来越多。途歌、微租车等创业公司前仆后继的路上,杀出Gofun、盼达、EVCARD整车背景的砸钱大户,再加上美团、滴滴、摩拜等流量平台的摩拳擦掌,一时间场面有些拥挤。
细数这些后起之秀,只是为了说明一件事,作为首家在中国推行出行服务的豪华品牌,戴姆勒集团在出行领域的尝试不可谓不潮。
2014年,Car2Share随心开在深圳试点伊始就已经在用微信支付。2016年,即行car2go落地重庆,随即采用支付宝支付。同时,car2go首次将“自由流动式”共享汽车概念引入中国、引入重庆,使得重庆成为car2go在全球注册会员数量最多的运营城市之一。据了解,平均每不到1分钟就有一辆即行car2go在山城被租赁。
2017年3月份,Car2Share随心开与即行car2go宣布合并,后者也把随开随走、流动租赁的运营理念,分享以及逐步试点运用在Car2Share随心开的既有城市站点,逐渐打通并深入运营戴姆勒智行(中国)的品牌理念。
据陈冰介绍,截至2017年10月,戴姆勒在华出行服务的注册用户总人数超过38万,运营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杭州等,服务车型以smart fortwo为主。
而具体到停车位合作费用、线下运维成本、单车效率比、下一阶段车辆铺设规划等具体数据时,陈冰显得谨慎的保守。
好奇盈利是个傻问题?
虽然入场选手们一再强调盈利不是现阶段考虑的问题,但爆发点周期长、用户培养缓慢的运营难,依旧是行业内的无人幸免。
今年3月份宣布停止运营的友友用车联合创始人李宇曾公开表示,“一个月亏损高达200万元,太吃力了。”
十月份解散清算的EZZY,其创始人付强算过这样的账:以平均客单价10元、日均5单来计算,一辆车的月均收入远远低于各项运营投入,盈利实属漫漫长路。
这样的大面积亏损是否也是戴姆勒智行(中国)正在面临的问题呢?即便脱胎于财大气粗的豪华品牌汽车制造商,是否也困惑于规模扩张与成本投入之间的利弊权衡呢?
陈冰回答到,包括停车位合作、车辆投放、人员运维成本等详细信息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精准的客户定位所做的体验,是戴姆勒智行(中国)致力实现的。“比如说,Car2Share随心开的站点取还车没有附加停车费,即行car2go运营区域内的公共车位和任意专属停车位也没有停车费。”换句话说,能依靠两个出行品牌的合力运营,达到圈粉的目的足矣。
具体到城市推广和布点运营层面,Car2Share随心开今年陆续扩展了新城市。3月份与深圳卓越集团达成合作,6月份入驻成都新地标IFS,均选择了商圈、购物中心、办公园区等需求热点区域。
在聊到竞争对手们的规模扩张动作时,陈冰显得不那么在意,在她看来如何以数据发现规律、以规律撬动运营才是最重要的。她提到两个按需调整的例子——
1、即行car2go在重庆国庆期间推出了整日租套餐(日租封顶128元),方便用户高性价比用车;
2、Car2share随心开在临近的高端商圈、购物中心、酒店机场、企业和园区出行热点地区建设固定服务站点,可以即时订车,也可以提前14天预约。相当于同时满足即时用车和短租出行两种需求状态,后者尤其适用于节假日。
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这是人们对未来出行的一致判断。而共享化作为最根基的观念,影响且决定着人们对汽车生态、产品属性的判断。曾经牢牢站在顶端的制造商们,都经历着角色变化、直面用户的服务转型。作为最具代表意义的制造商之一,戴姆勒不想拉下任何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