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在2014年真正启动,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开始爆发,目前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并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公司,开始为全球著名乘用车企供货。
华尔街研究及证券公司Bernstein汽车分析师预计,电动汽车在未来20年将占据全球汽车采购量的40%。目前,全球汽车每年的生产销售量约为1亿辆,这意味着电动汽车每年的销售约为4000万辆。假设电池价格与一般内燃机的6000美元成本相当,那么电池行业未来就有可能达到2400亿美元。而中国在整治空气污染等方面不遗余力,因而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的酝酿布局显然也会处于领先地位。电池技术发端于日本,在韩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如今它的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的电池生产在全球生产中的比例远远高于日本,到2020年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或将上升到70%以上。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已由五年之前的120Wh/公斤提升到现在的200Wh/公斤以上,电池系统的价格也由五年之前的3.5元/Wh降低到1.8元/Wh以下。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以及中国汽车装配企业偏好使用本土产品的趋势,为中国电池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潜能。据罗兰·贝格的电动车辆指数2017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国产锂离子电池在中国品牌电动车当中的使用率已经超过90%。而政府也开始考虑制定电池制造商最低生产能力的政策,以此作为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导者地位的一种方式,并提出希望中国制造商每年的产量至少要达到3至5兆瓦时。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最新编著的《动力电池蓝皮书》显示,在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产品出货量方面,日本的松下电池排名第一约为72亿瓦时,韩国的LG和三星SDI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九,出货量则约为25亿瓦时和11亿瓦时,前十名中的其他位次则均由中国企业占据。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比亚迪电池和宁德时代新能源是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两家企业2016年配套总量138.8亿瓦时,占比49%,即两家企业占据了国内近一半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在国内市场上,宁德时代新能源已为北汽、上汽、长安、吉利、金龙等国内多家主流车企供应电池;在海外市场,其已经与宝马、大众、日产等世界知名的高端乘用车企建立合作,并开始为宝马批量供应电池。
在电池单体外,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材料配套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国际竞争优势显现。《动力电池蓝皮书》显示,在关键的四大原材料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的配套体系方面,我国的动力电池材料不仅满足了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需求并为动力电池成本降低贡献突出,而且还成功进入到国外动力电池企业的供应体系。例如,生产三元材料前驱体的科隆集团为松下、三星和 LG 提供配套,国产石墨负极、电解液以及隔膜也都有代表性的突出企业为国外企业提供配套,如湖南杉杉、深圳贝特瑞、国泰荣华以及星源材质等。未来的动力电池国际竞争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在此方面,我国已具有较其他一些国家的突出优势。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要保持目前全球产业规模第一的竞争优势,未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资料显示,在中国之外,全球动力电池行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日韩两国在动力电池产业布局上则比较全面, 研发和制造实力同样雄厚。德美两国主要侧重电池材料、电池设计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创新研发,而在电池制造方面则较为薄弱。除此之外,在电池企业之外,不少欧美大型车企也已开始直接进行先进电池材料的研发和评测,以期占据技术高地,从而继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引领行业发展,宝马、奔驰、大众和通用等国际知名企业均在其列。而电动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特斯拉也与自己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松下联合投资50亿美元建立35GWh电池工厂Gigafactory,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建设,首批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的21700 电芯也已经下线。在车企之外,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也在考虑布局动力电池行业。
专家表示,中日韩动力电池之间的差距不在研发上,我们的化学体系甚至使用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制造出来的电池合格率和一致性却相差很大,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与松下、三星SDI、LG相比,中国企业还存在明显差距。 而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锂与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017年)》报告,欧美企业则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能量密度更好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如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或下一代二次锂电池(如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身上,期望在这些电池技术上实现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大翻盘。据媒体报道,欧盟也已决定将支持建立一个覆盖所有成员国的电池产业联盟,以对抗特斯拉 (Tesla)、松下 (Panasonic) 等非欧盟的公司。其中,宝马(BMW)、巴斯夫 (BASF) 等德国工业和汽车大厂已获邀参加该联盟。
中国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拔得头筹固然可喜,但这种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市场格局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要稳住当前地位,在研发、制造和管理这三个环节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均没有捷径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