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冠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宏图隔膜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金冠电气将合计持有鸿图隔膜100%股权,收购总额达到14.7亿元。而这只是今年资本布局隔膜产业的“冰山一角”。中国电池联盟认为大量资本进入隔膜产业,会加剧隔膜市场竞争,促进隔膜产业集中,并推动隔膜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1、 企业纷纷布局电池上游产业,隔膜材料产业投资最多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据中国电池联盟统计,2016年锂电池产量达62.3GW,产值达1032亿元。
锂电池上游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产业则受益于锂电池需求增长的带动,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长态势。因此,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投资电池材料产业,希望能够从电池市场的增长势头中获得红利。据中国电池联盟统计,2017年上半年,国内有超560.33亿元资金涌入锂电四大材料领域。其中,隔膜产业获得了超过252.76亿元,位于电池四大材料“吸金”之首。。
从投资布局隔膜产业的企业来看,除了像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兴新材、中锂隔膜等隔膜企业进行增资扩产以外。还包括:北大先行、泰德实业、中泰科技等其他产业的企业。
2、企业投资隔膜产业或因隔膜企业毛利率较高
企业纷纷投资隔膜产业或因隔膜企业毛利率较高。从动力电池的成本构成上来说,隔膜只占总成本的15-20%,远远低于正极材料所占的40%。
但是,隔膜企业整体的毛利率是较高的,通常可达到40-50%,而像上海恩捷、沧州明珠等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的企业,其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
2016年,隔膜的总产值达到42.5亿元,如果按照平均45%的毛利率计算,2016年隔膜总的毛利润达到19.12亿元。中国电池联盟认为隔膜产业之所以在能够获得比其他电池材料产业更多投资,主要是因为企业纷纷看中隔膜产业的高利润。
3、企业投资导致产量过剩,加剧隔膜企业竞争
企业对隔膜产业的纷纷投资也导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隔膜整体行业的增资扩产过快,新建产能增长速度将超过隔膜的需求速度,从而导致隔膜企业竞争加剧,促进隔膜产业集中,推动隔膜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从下游市场来看,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速度下降,从而导致其上游的动力电池市场增长速度放缓,进而影响到隔膜产业。根据中国电池联盟统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51.7万辆,同比增长为50.7%。其增速远远低于2014年与2015年300%的增速。这也导致了2016年锂电池产业增速为33.2%,与2015年相比增速下降了16%。而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21.2万辆同比增长只有19.7%。从隔膜需求的角度来说,如2017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持上半年的增速,那么动力电池2017年所需要的隔膜大约为:7.39亿平米。根据3C市场和储能市场来看,隔膜的需求量分别约为:4.58亿平米、1.24亿平米。预计2017年全年隔膜的需求量约为:13.21亿平米,增长率约为22.1%。其中,按照湿法隔膜55%的渗透率来计算,湿法隔膜需求约为:7.26亿平米,干法隔膜需求约为:5.94亿平米。
另外,从隔膜产业增产情况来看,2016年湿法隔膜企业的总产能已经达到6.7亿平米、干法隔膜企业总产能约为7.2亿平米。按照现有企业的扩产情况,2017年主要隔膜企业的湿法隔膜产能将达到12.1亿平米、干法隔膜产能将达到8.9亿平米。如按照平均70%的良品率计算,则2017年湿法隔膜有效产能为8.47亿平米、干法隔膜有效产能为6.23亿平米均高于实际需求。
因此,中国电池联盟认为随着企业对隔膜产业投资的增加以及产能的扩建,无论是湿法隔膜还是干法隔膜其总的产能将大于实际的需求,从而导致市场的竞争加剧。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比容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其高端湿法隔膜的需求增加明显,而低端的隔膜会逐渐被市场所抛弃。这将会倒逼低端的隔膜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如这些实力不足的企业没有及时转型,其市场将会被具有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客户优势的隔膜大型企业所蚕食和瓜分。从而导致这些低端隔膜企业要么被兼并,要么退出隔膜产业。隔膜产业整体将会出现强者愈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