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电源门户网首页
|
设本页为首页
|
理论探讨
| 搜索
首页
行业新闻
行会工作
行会通知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自律维权
融资服务
专题报道
企业动态
行会会员
中国电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
电子电源分技术标准委员会
微型电动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源工业》
专家智库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储能电源系统委员会
工信部电源系统工程师培训中心
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
投融资服务平台
申请入会
公与私:中国行业协会的矛盾定位解析
2010年05月10日 09:37
来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作者: 吴东民 王海洋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存在在于市场和企业性科层组织之间“治理谱系”,实际上是现代社会下权利主体利益要求与调节多元化的产物。然而,从市场经济的本质出发,各种社会权利主体都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和要求,行业协会难免会与其他主体甚至其自身内部矛盾和冲突,在我国这种转型模式下其冲突更加明显和剧烈。
行业协会作为非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其定位的困难首先在于公益和私益的界定。行业协会的公益性并不具有积极地道德意义,而公益的高度主要体现在政治意义上;行业协会的私益性不具有消极的道德意义,互益只是私益的博弈,所以公益和私益的冲突时当前中国行业协会失灵的主要原因,往往注重了行业的“公益”而损害了行业外的社会“公益”,而行业协会必须在两种“公益”的博弈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行业协会公私冲突的根源则是非营利和市场化的争论。行业协会作为最与市场接近的非营利组织,其组成的主体企业本身就是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而成立行业协会的目的便是减少交易成本,完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但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在市场化尤其是我国民营化浪潮的冲击下,行业协会往往会走向价格垄断、标准垄断。
改革与创新成为我国喊个业协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且是一个多重选择的问题:首先改变原有双重管理体制,应该引入有限的竞争,并纳入到合理的监管体制当中;其次,明晰行业协会的公益产权性质,纺织其成为个别企业“寻租”工具;另外,改革究竟行政化是市场化、社会化,还有待于探索性的实验,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
更多>>
中华环保联合会新能源与电动汽车储
·
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
·
第五届“崧顺国际—技领合力杯”中国电源产品
·
IFPST2009: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王秉科致辞
热门点击
·
热烈庆祝中国电能质量优化治理技术发展论坛暨
·
“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工作启动
·
中国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
·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筹备
·
徐锭明参事、季国平理事长出席2015模块化UPS技
·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
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建设情况
·
2014年新年致辞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中国电源门户网站 ©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京ICP备1000861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