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电源门户网首页 | 设本页为首页 | 行业调研 | 搜索

后市场开启10亿+时代,汽配和汽服的边界会消融?

2017年12月06日 06:26    作者:亿欧

 今年的法兰克福比较热闹,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车享家、京东、国美的发布会。几个重磅下来,终于让疲软的后市场有了一些生机。

我发现,今年的论调越来越趋于一致,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越来越接近真相了。那么在这些产业入局为代表的重磅之下,今后后市场会如何走?

“轻资产、重运营”的平衡点终于找到了

直营开店的变轻、平台轻资产的重运营。这是今年的走势,这个平衡点终于找对了。大家终于搞明白了我一直呼吁的运营+IT是重资产、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其他都可以变轻的观点。

直营资产之重,想必不用说了。数亿下来,在一个区域市场都很难看到垄断型的龙头出现。最可怕的是重资产扩张都没见能够盈利。这里面有个可怕的事实是,重资产变轻到底是直营模式成功的探索后的积极转型,还是成本重负下的被动妥协?

但是,大家终于开始懂的重视“运营”这回事了。后市场无论是B2C还是B2B都不是一个靠营销,高客单价一次性交易的生意。而是,需要靠复购率、渗透率支撑的一个生意。必然决定了,营销在这面前是苍白的,运营才是最重要的。

我需要提醒的是,现在产业对运营的认知刚觉醒。但是基于运营逻辑下的商业模式重构,没几个现在是搞的明白的。大家对运营的理解大多还是经营的层面,是强管控、强标准、强执行、强控成本。但,这不是运营的本质。

运营的本质是:快速反馈、前线决策、数据智能、高效协同。初期两种逻辑没有什么明显差异,但是背后完全不同。具体细节,前面文章有多次讨论,本篇不做详解。

10亿资金进场,后市场开启10亿+时代

按这次发布会的内容,这三家都是数亿,乃至十亿以上的资金投入。再加上之前几家B2B供应链公司的数亿融资。在后市场,今后10亿+时代。

这符合这个行业的体量,我想强调,10亿级的资金并不意味着融资和投入。还有可能考验一个企业的撬动资本和资源的能力。也会存在,某些主体公司很轻,但撬动资源体量在10亿+的情况存在。譬如,主体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在产业部分联合并购基金等达到同样10亿资金量的目的。

产业资本到来,会加速行业的整合以及规范化。这些企业出生便具备新创企业不具备的天然优势,资金、资源、甚至人才,他们能够抵御很多初创公司的各种风险。换句话说,他理论上可以被折腾多次,存盘重启的机会比较多。但不可忽视,他依然有自己的风险:上面的“爸爸”会有多大的耐心,让一群职业经理人折腾。

汽配和汽服的界限终将消融

无论是从汽配供应链B2B做起,还是从汽服B2C做起。最终,大家都是要将上下游打通。汽服和汽配的界线并不再那么清晰可见了。

当一端的聚集效应产生,就有了和另一端议价的能力。大家吵的不舒服,索性自己来搭。因此,我们看到了车享家自己去搭建供应链车享配、而京东自己去认证汽服门店的做法。

从美国来看,聚集供应链端,再有供应链去挂汽服的做法似乎通畅。但在中国,没有给予供应链企业足够长的聚集的机会。也就是没有先让供应链成为巨头,再去整合汽服门店的时间。因此,中国的变数会更大,可能性便会更多。

但在各种排列组合中,我觉得有几点是博弈的关键点:

1、整合的目的在于采购权的取得

看哪种模式能够更强的聚合采购权,当然汽服直营对采购权的聚合能力最强,但是扩展太慢。供应链天然的高频、低粘性,需要找足够强的黏性产品赋能汽服,换来采购权的集中。

2、认清后市场的区域规模经济效应

在做广和做深的选择上,大家必须搞清,做深区域。加大区域密度是必然之路。没有区域密度的商业模式都非常脆弱。无论是供应链资源还是客户的修车需求聚集效应都是基于城市及城市核心圈。

因此,未来一定是供应链端的综合异业赋能、门店端的同业联盟、最终形成供应链+汽服的统一区域品牌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根据商业演化,或更统一、或更松散。

网站简介关于我们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中国电源门户网站 ©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京ICP备1000861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82号